您好!歡迎來到吉林市四葉草心里咨詢室!收藏網站了解更多最新資訊 | 站點地圖
心理咨詢熱線:
15688915891
失眠是常見的睡眠問題,在成人中符合失眠癥診斷標準者在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近半數嚴重失眠可持續10年以上。
中國睡眠研究會邀請多科室的睡眠醫學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制定了《中國失眠癥診斷和治療指南》。以下主要為該指南中失眠的評估和診斷部分內容。
失眠癥的評估和診斷
1失眠癥的臨床評估
睡眠狀況的臨床評估是臨床診斷和合理治療方案制訂的基礎,包括臨床大體評估、主觀測評和客觀測評(專家共識)。
臨床大體評估
(1)主訴:就診希望解決的睡眠問題。核心信息包括失眠的具體特點、日間癥狀及其基本表現和持續時間。重點評估失眠第一次發生時的背景、表現和演變過程,并對失眠的具體特點做出判斷,即:是以入睡困難為主,還是以睡眠維持困難為主?這些表現隨著時間如何演變?
(2)睡前狀況:從傍晚到臥床入睡前的行為和心理活動。要評估患者的行為模式、心理活動、情緒狀態,也要了解睡眠環境,包括臥室的溫度、濕度、光照條件、寢具等。這是了解患者關于失眠的認知、行為特點的主要途徑,也是制訂心理治療方案的基礎。
(3)睡眠-覺醒節律:了解患者日常作息習慣,初步評估睡眠-覺醒規律,排除各種晝夜節律失調性睡眠.覺醒障礙。
(4)夜間癥狀:從入睡到清晨醒來的過程中,可能出現與睡眠相關的且可能影響睡眠質和量的某種睡眠、神經或精神疾病,需要明確病因。
(5)日間活動和功能:包括覺醒和(或)警覺狀態、情緒狀態、精神痛苦程度、注意力和(或)記憶力等認知功能、日常生活和工作狀態的變化,以及對軀體指標(如血壓、血糖、血脂等)的影響。
(6)其他病史:評估軀體疾病、精神障礙疾患及治療況,應激事件以及生活和工作情況。對女性患者,還應評估月經周期、妊娠期和(或)更年期。
(7)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精神檢查。
(8)家族史:重點是一級親屬中睡眠紊亂、精神障礙、嚴重或慢性軀體疾病史
主觀測評工具
(1)睡眠日記:以每天24h為單元,記錄每小時的活動和睡眠情況,連續記錄時間是2周(至少1周)。
(2)量表評估:常用量表包括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睡眠障礙評定(SDRS)、Epworth嗜睡量表(ESS)、失眠嚴重指數量表(ISI)、清晨型-夜晚型量表(MEQ)、睡眠不良信念與態度量表(DBAS)和FIRST等
客觀測評工具
(1)多導睡眠圖(PSG):
其使用建議如下:①懷疑合并其他睡眠疾病的失眠應進行PSG以確定診斷,治療后還應復查PSG以評估療效(標準);②未確定診斷,或治療無效,或伴暴力及傷害行為的失眠應進行PSG監測以確診(指南);③臨床確診單純短期失眠或慢性失眠通常不需要應用PSG(標準);④癡呆、抑郁、纖維肌痛或慢性疲勞綜合征合并的失眠鑒別通常不需要應用PSG(指南)。
(2)多次睡眠潛伏期試驗(MSLT):可客觀評定失眠患者日間覺醒程度和嗜睡傾向。失眠患者的MSLT表現:通常顯示日間警覺性在正常范圍,平均睡眠潛伏期延長表明可能存在過高警覺或者過度覺醒;少數失眠患者的平均睡眠潛伏期縮短,應考慮是否存在其他睡眠疾??;合并日間嗜睡或發作性睡病的失眠患者可出現MSLT平均睡眠潛伏期縮短,前夜PSG和MSLT中共出現≥2次以快速眼動(REM)期開始的睡眠。
MSLT使用建議:①為明確診斷,日間嗜睡或猝倒的失眠患者應進行MSLT評價,治療后應復查PSG以評估療效(標準);②臨床確診為單純短期失眠或慢性失眠者通常不需應用MSLT評價(標準);③臨床確診為單純短期失眠或慢性失眠者通常不需應用清醒維持試驗評價(標準)。
(3)體動記錄檢查:用來評估睡眠-覺醒節律。
使用建議:①失眠包括抑郁相關失眠的晝夜節律變化或睡眠紊亂應進行體動記錄檢查評價,治療后還應復查以評估療效(指南); ②評估晝夜節律失調性睡眠-覺醒障礙(指南)。
需要注意,PSG、MSLT和體動記錄檢查并非失眠的常規檢查。合并其他睡眠疾病、診斷不明、頑固而難治性的失眠、有暴力行為時應考慮這些輔助方法。國內臨床實踐的相關數據很少,可適當放寬應用指征,以獲取更多經驗和更準確的結論。
2失眠癥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診斷(標準)
根據ICSD-3,慢性失眠癥診斷標準如下,且標準A~F都必須滿足:
A.患者報告,或患者父母或照顧者觀察到患者存在下列1條或以上:(1)入睡困難;(2)睡眠維持困難;(3)比期望的起床時間醒來早;(4)在適當的時間點不肯上床睡覺;(5)沒有父母或照顧者干預難以入睡。
B.患者報告,或患者父母或照顧者觀察到患者存在下列與夜間睡眠困難相關的1條或以上:(1)疲勞或萎靡不振;(2)注意力、專注力或記憶力下降;(3)社交、家庭、職業或學業等功能損害;(4)情緒不穩或易激惹;(5)日間瞌睡;(6)行為問題(比如:活動過度、沖動或攻擊性);(7)動力、精力或工作主動性下降;(8)易犯錯或易出事故;(9)對自己的睡眠質量非常關切或不滿意。
C.這些睡眠/覺醒主訴不能完全由不合適的睡眠機會(如充足的睡眠時間)或環境(如黑暗、安靜、安全、舒適的環境)解釋。
D.這些睡眠困難和相關的日間癥狀至少每周出現3次。
E.這些睡眠困難和相關的日間癥狀持續至少3個月。
F.這些睡眠困難和相關的日間癥狀不能被其他的睡眠障礙更好地解釋。
短期失眠癥的診斷標準與慢性失眠癥類似,但病程少于3個月,且沒有頻率的要求。失眠癥的診斷流程參見圖1。
鑒別診斷(專家共識)
失眠可以作為獨立疾病存在(失眠癥),也可以與其他疾病共同存在(共病性失眠癥)或是其他疾病的癥狀之一。需要區別單純性失眠癥、共病性失眠癥或失眠癥狀。
(1)睡眠障礙:睡眠癥狀的詳細評估流程見圖2。
(2)軀體疾?。喊ㄉ窠浵到y疾病、內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等所致的失眠癥狀。
(3)精神障礙:抑郁癥患者可出現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神運動性遲滯等核心癥狀,雙相情感障礙可出現抑郁和躁狂癥狀,焦慮癥患者除了有典型的焦慮、恐懼、擔心,常伴有心慌、呼吸加快等自主神經癥狀。此外,其他的精神障礙也是失眠常見的原因。
(4)精神活性物質或藥物:抗抑郁藥物、中樞興奮性藥物、心血管藥物、麻醉性鎮痛藥、平喘藥等藥物,以及酒精和煙草等物質均可誘發失眠。
PS:本指南采用了與AASM指南相同的文獻證據級別以及推薦等級即“標準(Standard)”、“指南(Guideline)”和“臨床建議(O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