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吉林市四葉草心里咨詢室!收藏網站了解更多最新資訊 | 站點地圖
心理咨詢熱線:
15688915891
以前讀過一個與咨詢有關的小故事,故事中的來訪者(女性)愛上了她的咨詢師(男性)。
沒事時她就在琢磨,
“他為什么問我談過幾次戀愛?”,
“他為什么問我對男性的看法?”
后來她下了一個決心,她想男人就喜歡能不斷給他新鮮感的女性。
于是她找來一本有關身心醫學的書,按照書上的病癥,每周都去對她的心理咨詢師訴說一個她新出現的癥狀。
過了一段時間,當她來到咨詢室時,咨詢師問她,“你這周是不是尿頻?”
她驚訝的問,“你怎么知道?”
咨詢師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說,“我猜你這周應該看到這里了…”
影視作品VS現實版
1、你以為你在咨詢室睡著了,你就可以愛在那兒待多久就多久了?
現實中,只要時間一到,你的咨詢師就會說:“時間到了,咱們下次見”
2、你以為你和你的心理咨詢師會墜入愛河?
現實中,咨詢師會認為:“對不起,這只是咨詢過程中的移情,過段日子你就不愛我了”
3、你以為在你催眠醒來的時候,咨詢師會在你的身邊彈著鋼琴?
現實中,咨詢師:“…咨詢室里沒有鋼琴”
4、你以為咨詢師就像24小時的守護天使,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與他傾談
現實中,咨詢師:“一般,晚8點后,我手機靜音”
5、你以為咨詢之外,你的咨詢師會和你吃飯喝茶談笑風生?
現實中,咨詢師:“對不起,我們不能和來訪者有咨詢外的聯系,以避免多重關系?!?/p>
咨詢中的設置有哪些?這些設置是必要的嗎?
前段日子,在我一位心理咨詢師的朋友身上發生了一件事情。
不久前忽然有一個她十多年沒聯系的老同學與她聯系。
聯系上沒多久,有一天那個老同學忽然給她發短信,問她在不在,想和她說說話。
她的第一反應就是,在啊,你說。
于是她的同學掛電話來訴說了一通婚姻感情中的矛盾。
本想只是多年前的熟人,偶爾聽一聽,結果自那次以后,那位老同學只要在情感上遇到任何事,第一時間和反應就是來找我的同行訴苦。小到妻子一個忽略的眼神,每次一接電話至少幾個小時。
那個老同學總是對她說,“我真的非常難受,又不知道該跟誰說,身邊只有一個你這樣的人?!?/p>
在連續7、8次之后這位咨詢師回短信拒絕她的同學,“對不起,我很忙,我幫不了你?!?/p>
結果這位老同學在沒有任何告知的情況下,直接打電話到咨詢師手機上說需要和她說說話。
咨詢師告知是工作時間,壓了電話后,那位老同學又立刻發長篇短信給咨詢師訴苦,說‘他也知道可能打擾到咨詢師了,但是他真的沒有辦法,因為他遇到一些事情很委屈,只能找咨詢師訴苦?!?/p>
一使咨詢有效的設置:時間和費用
時間
①注意力與接受度:
人的注意力和感受力只能在一定的時間里相對集中,超過一定的時間后,來訪者的接受度直線下降,事倍功半。通常咨詢時間設置為50分鐘-90分鐘,根據各個咨詢師的習慣不同而定。
②預約:
就好像你不能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抓到一個外科醫生塞一把手術刀給他,就對他說,你來做個手術一樣的道理。外科手術對環境和時間有要求,心理咨詢也一樣。何況心理咨詢師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也有自己的私事需要處理,不可能在任何時間和場合都能迅速轉化成工作狀態。
③特殊情況:
一些來訪者在某段時間內有可能有比較特別的情況,但是大部分的來訪者都有可能適當延后傾訴需要。而且在等待過程中也有助于來訪者理清思路,專注他更像表達的部分。
費用
①限制作用:
心理咨詢師是經過系統的專業訓練的。他對來訪者的安撫會優于來訪者身邊大部分的人。
人們在解決問題時,都傾向于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這樣高效而有利于問題解決。
費用限制了來訪者將所有事情都拋給心理咨詢師,而是有選擇的向心理咨詢師提出自己無法處理部分,比如上邊那個案例中的“老同學就是”事無巨細的向咨詢師求助。
②對于心理咨詢師來說,
他的時間和知識就是來訪者用來購買的產品。
③對于來訪者來說,
許多有經驗的咨詢師都會發現,當由于各種原因客人本人無須付費時,咨詢效果大打折扣。不是說不付費的客人態度不端正,很多客人每次也必拿著紙筆,對咨詢師連聲感謝。
可是事實情況就是,大多數付費的客人會更希求從每次咨詢中有所獲得,幾次咨詢大致就可以上一個臺階進入下一個問題的處理;而不付費的客人可能在數次甚至十多次的咨詢之后,還在對著咨詢師抱怨同樣的問題。
二把握咨詢方向不偏不倚的設置
咨詢師與來訪者是朋友嗎?
①咨詢師與來訪者不是社交意義上的朋友,他們對來訪者的支持和陪伴是在咨詢室的時間內存在的。
②出了咨詢室,如在大街上狹路相逢,只要來訪者不打招呼,咨詢師是不會像來訪者打招呼的。正是完全退出來訪者的真實生活這一點,堅固了來訪者向咨詢師產敞開心靈的安全感,建立信任感,使咨詢效果事半功倍。
熟人與朋友不能做咨詢嗎?
故事中的老同學認為,“你是學心理學的,我都這么痛苦了,咱們十多年前認識的,我不找你我找誰?你不管我誰管我?”
這種心態,在人們遇到困難時相當普遍。
其實,
①咨詢師無法全部退出熟人和朋友的社交圈,一旦有現實層面的接觸,信任感的建立就變得艱難。
②“時間設置”和“費用設置”是導致咨詢是否有效的關鍵原因。如,熟人之間如何收費?需要預約嗎?熟人對咨詢師的預期?兩人過去的交往發生的好惡?是否因為相熟來訪者可遷就咨詢師或咨詢師就需要遷就來訪者?……etc。
咨詢中產生影響很重要的部分并非意識上的,而是潛意識對潛意識的部分。以上諸多部分任何一部分處理不好,都會直接影響咨詢效果。
三咨詢師與來訪者會相愛嗎?
移情與反移情
在心理分析中,正是移情和反移情,讓咨詢有效。
比如,在這個故事中老同學認為“我信任你你就該幫我”就是一種移情,也是一種人際邊界不清的表現。他一再認為自己是朋友人際圈較里層的“圈內人”,可惜朋友并沒有一樣的感受。朋友認為他“只是個認識的人,對他反感”就是反移情。
如果在真正的心理咨詢中,咨詢師會告訴他他正在做什么,并反饋當他這樣做時自己的感受。當咨詢師讓他看清是否存在這一點時,來訪者會對他生活中的行為自省。
但在現實的人際交往中,如若對反不愿你進入他更內層的人際圈內,他只會委婉的疏遠你,而你一直不會知道發生了什么。
當他們之間不存在這種求助與幫助的關系后,這種移情就消失了。
咨詢中,“愛”與“被愛”的感覺也是一種移情與反移情
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不太懂得溝通,他們各自說著自己的語言希望對方去了解。
在咨詢室中,來訪者能大限度的體會到被懂得,被尊重,被傾聽。所以這時往往會產生對咨詢師“愛”的移情。
所以咨詢師會欣賞來訪者,但不會“愛”上來訪者
①因為來訪者對咨詢師的“愛”是暫時,他們“愛”或“恨”的是咨詢室里那個身份為“咨詢師”角色,并不是咨詢師這個人。當咨詢告一段落,創傷處理得當后,這種“愛”就會消失。
②如若在咨訪關系的咨詢過程中愛上來訪者,那咨詢師的專業素養及自我覺察度有問題。咨詢師首先應該找上級督導師做咨詢。
③如若咨詢師在咨詢過程中接受來訪者的愛,作為專業人士來說,這無關乎來訪者的魅力如何。因為,來訪者前來心理咨詢時一定是心理飽受痛苦,咨詢師這種做法無異于乘人之危,是違反職業道德的。
中國注冊心理咨詢師協會倫理道德委員會,接受并受理咨詢師在咨詢中與客人發生性關系的投訴。
四、只做60分的咨詢師
合格的咨詢師只能是60分的咨詢師,
因為
你必須將你在咨詢室中獲得,獨立運用于生活中去。
咨詢師就像你秘密心靈中某個房間里陪伴你度過痛苦的一朵花,一抹陽光或某一股清風,他只是一個陪伴,隨時可以撤出你的生活
咨詢的目的,是讓咨詢目標達成后,你生活的更加自由,并非無法離開咨詢師。